1. 首页
  2. 金太阳联考

2021南昌金太阳第一阶段高三

2021南昌金太阳第一阶段高三,查看相关金太阳联考答案请关注微信公众号:考不凡,获取完整试卷及其完整答案2021南昌金太阳第一阶段高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试题。

察今

上胡不法先王之法?非不贤也,为其不可得而法。先王之法,经乎上世而来者也,人或益之,人或损之,胡可得而法?虽人弗损益,犹若不可得而法。

凡先王之法,有要于时也。时不与法俱在,法虽今而在,犹若不可法。故释先王之成法,而法其所以为法。先王之所以为法者,何也?先王之所以为法者,人也,而已亦人也。故察已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古今一也,人与我同耳。有道之士,贵以近知远,以今知古,以所见知所不见。故审堂下之阴,而知日月之行,阴阳之变;见瓶水之冰,而知天下之寒,鱼鳖之藏也。尝一脬肉,而知一镬之味,一鼎之调。

荆人欲袭宋,使人先表澭水。滴水暴益,荆人弗知,循表而夜涉,溺死者千有余人,军惊而坏都舍。向其先表之时可导也,令水已变而益多矣,荆人尚犹循表而导之,此其所以败也。今世之主法先王之法也.有似于此。其时已与先王之法亏矣,而曰此先王之法也,而法之。以此为治.岂不悲哉!

故治国无法则乱,守法而弗变则悖,悖乱不可以持国。世易时移,变击宜矣。譬之若良医。病万变.药亦万变。病变而药不变,向之寿民,今为殇子矣。故凡举事必循法以动,变法者因时而化。是故有天下七十一圣。其法皆不同;非务相反也,时势异也。故曰:良剑期乎断,不期乎镆铘;良马期乎千里,不期乎骥骜。夫成功名者,此先王之千里也。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以故法为其国与此同。时已徙矣,而法不徒。以此为治,岂不难哉!

有过于江上者,见人方引婴儿而欲投之江中,婴儿啼。人问其故。曰:“此其父善游。”其父虽善游,其干岂遽善游哉?以此任物,亦必悖矣。荆国之为政,有似于此。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故审堂下之阴              审:察看

B.军惊而坏都舍              都:都城

C.守法弗变则悖              悖:背谬

D.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惑:糊涂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先王之所以为法者,人也  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B.荆国之为政,有似于此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C.故察己则可以知人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D.有过于江上者            乃设九宾礼于廷

11.下列各句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从先王之法本身的变化和其已不适用于今时这两个角度,对“先王之成法”与先王制定法令制度的根据予以了否定。

B.“循表夜涉”“刻舟求剑”“引婴投江”三个故事,从不同角度讽刺了墨守成规、拘泥古法的人,从反面论证了中心论点。

C.本文运用寓言故事形象说理时,在写法上都是先叙述一个寓言故事,然后评论故事本身,最后引出要讽喻的事理。

D.本文围绕“察今”这一中心论点,多方说理,反复论证,阐述了制定法令制度必须从当前的实际情况出发的道理。

12.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虽人弗损益,犹若不可得而法。

(2)荆人尚犹循表而导之,此其所以败也。

(3)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

13.第④自然段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来阐述“世易时移,变法宜矣”这一观点?请简要分析。

2021南昌金太阳第一阶段高三试题答案

9.B

10.B

11.A

12.(1)即使人们没有增补删减它,也还是不能取法它。

(2)楚国人还是照着原来的标记渡水,这就是他们失败的原因。

(3)他急忙在船上刻个记号,说:“这里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

13.答:(1)比喻论证。以良医的比喻从正反两方面形象地阐明时与法的关系,说明“变法者”应“因时而化”;又以良剑与良马的比喻形象地阐明先王以“成功名”(解决实际问题)为目标,而不是追求同古代一样的法令制度,从而证明今人要因时变法。(3分)

(2)举例论证。以七十一圣人法皆不同的事例有力地证明了时势不同而法令不一的观点。(2分)

解析:

9.B/大

10.B/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A项,语气词,用在判断句中;代词,……的人。C项,连词,就;副词,加强判断语气。D项,介词,从;介词,在。

11.A/原文未对先王制定法令制度的根据予以否定。

12.关键词:

(1)损益  得而法

(2)循表而导之

(3)遽契其舟

13.答:(1)比喻论证。以良医的比喻从正反两方面形象地阐明时与法的关系,说明“变法者”应“因时而化”;又以良剑与良马的比喻形象地阐明先王以“成功名”(解决实际问题)为目标,而不是追求同古代一样的法令制度,从而证明今人要因时变法。(3分)(2)举例论证。以七十一圣人法皆不同的事例有力地证明了时势不同而法令不一的观点。(2分)

【译文】

国君为什么不取法古代帝王的法令制度呢?不是它不好,而是因为它不可能取法。先王的法令制度,是经历了漫长的古代流传下来的,人们有的增补它,有的删减它,怎么能够取法它呢?即使人们没有增补删减它,也还是不能取法它。

凡是先王的法令制度,是适应当时的需要的。(过去的)时代不能与法令制度(的条文)一同存在下来。(古代的)法令制度即使现在还保存下来,还是不能取法它。因此要抛弃先王现成的法令制度,而取法他制定法令制度的根据。先王制定法令制度的根据是什么呢?那就是从人出发,自己本来也是人,所以明察自己就可以推知别人,明察现在就可推知古代。古代和现在是一样的,别人和自己也是相同的。明白事理的人,可贵的地方就在于他能够根据近的推知远的,根据现在的推知古代的,根据看到的推知未见到的。所以观察房屋下面的光影,就知道太阳、月亮的运行,早晚和寒暑季节的变化;看到瓶子里水结的冰,就知道天下已经寒冷,鱼鳖已经潜伏了。尝一块肉,就知道一锅里的味道,全鼎中调味的好坏。

楚国人要去偷袭宋国,派人先在澭水里设立标记。澭水突然上涨,楚国人不知道,还是顺着(原来的)标记在夜间渡水,(结果被)淹死的有一千多人,士兵惊骇的声音如同大房屋倒塌一样。以前他们设立标记的时候,是可以(根据标记)渡水的,现在水位已经变化,水涨了很多,(可是)楚国人还是照着原来的标记渡水,这是他们失败的原因。现在的国君取法先王的法令制度,就有些象这种情况。时代已经与先王的法令制度不相适应了,但还在说这是先王的法令制度,因而取法它。用这种方法来治理国家,难道不可悲吗!

所以说治理国家没有法令制度就会混乱,死守古老的法令制度而不改变就会行不通,混乱和不合时宜都不能治理好国家。社会不同了,时代改变了,改变法令制度是应该的。比如好的医生,病症千变万化,下药也要千变万化。病症变了而药不变,本来可以长寿的人,现在也变成短命鬼了。所以做事情一定要根据法令制度来进行,修订法令制度要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因此,统治过天下的七十一位帝王,他们的法令制度都各不相同;不是一定要有所不同,而是时代形势不一样了。所以说:好剑只要求它能斩断东西,不要求它一定是镆铘;好马只要求它一天能跑千里,不要求它一定是骥骜。完成功名,这才是古代帝王追求的目标啊。

有个楚国人乘船渡江,一不小心,把佩带的剑掉进了江里。他急忙在船上刻记号,说:“这里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船靠岸后,这个人顺着船沿上刻的记号下水去找剑,但找了半天也没有找到。船已经走了很远,而剑还在原来的地方。用刻舟求剑的办法来找剑,不是很糊涂吗?用旧的法令制度治理他的国家,正和这个(故事)相同。时代已经变了,而法令制度不变,用这种方法治理国家,岂不太难了吗!

有个从江边上走过的人,看见一个人正在抱着个婴儿想把他投到江里去,婴儿啼哭起来。旁人问他为什么这么做。(他)说:“这孩子的父亲很会游泳。” 孩子的父亲尽管很会游泳,那孩子难道就一定也很会游泳吗?用这种方法处理事情,也必然是荒谬的。楚国人治理国家,就有点象这种情况。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jintaiyangdaan.net/8491.html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